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av午夜成人片-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今天是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歡迎光臨本站 

更多
推薦案例

行業資訊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安徽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2/12/8     瀏覽次數: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安徽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22923

 

 

 

安徽省碳達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認真落實《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扎實推進全省碳達峰行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按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增強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先立后破,以結構調整為關鍵,全面推進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農村、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強化科技創新支撐保障,促進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加快調整,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積極進展,有利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5%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國家下達目標,碳達峰基礎支撐逐步夯實。

“十五五”期間,經濟結構明顯優化,綠色產業比重顯著提升,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關鍵突破,綠色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2%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二、重點任務

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節能降碳能效提升、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交通運輸綠色低碳、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生態系統碳匯鞏固提升、居民生活綠色低碳、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循環經濟助力降碳、綠色金融支持降碳、梯次有序碳達峰等“碳達峰十二大行動”。

(一)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行動。

立足我省能源資源稟賦,統籌處理好控煤減煤和安全保供的關系,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1.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轉型升級。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內新建、改擴建用煤項目嚴格實施煤炭消費等量或減量替代。合理控制煤電利用小時數,推動煤電由主體電源向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轉變。實施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持續壓減散煤消費。實施煤炭深加工戰略,加大原煤入洗率和精煤產品開發力度,加強煤礦智能化建設。

2.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采煤沉陷區等未利用空間,建設集中式光伏電站。加快工業園區、公共建筑、居民住宅等屋頂光伏建設,有序推動國家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因地制宜推進“光伏+”項目。積極開發風電資源,在皖北平原、皖西南地區建設集中連片風電,持續推進就近接入、就地消納的分散式風電建設。推動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發展生物質能發電、清潔供熱、熱電聯產、生物天然氣。在光伏、風電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3.推動油氣高效利用。提高成品油供應保障能力,打通“北油南下”輸送通道,提升管道輸送比例。推動石油消費保持在合理區間,提升燃油油品利用效率。推進天然氣入皖戰略氣源通道、省內天然氣干支線管道建設,提高城鎮天然氣管道覆蓋面。依托蕪湖、濱海等LNG接收站,集中建設省級儲備調峰設施。加快推進兩淮煤系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煤層氣規模化抽采利用,提高10%以下低濃度瓦斯利用率。推進下揚子地區頁巖氣勘探開發,推動符合城市燃氣管網入網技術標準的非常規天然氣入網。到2025年,天然氣供給和消費量超過120億立方米,到2030年達到200億立方米。

4.積極爭取清潔電力入皖。加強與西部地區能源電力合作,推動吉泉直流盡快形成滿送能力,力爭陜西—安徽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2025年建成投運,力爭第3條“外電入皖”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2030年前建成投運,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比例不低于50%。優化存量準東直流輸電通道送電曲線,穩步提高存量通道新能源電量占比。完善長三角特高壓交流環網和省際聯絡線,提升省間輸電通道利用效率。到2025年,省外綠電受進規模達到210億千瓦時左右。到2030年,省外綠電受進規模達到550億千瓦時左右,全社會綠電消費比重達到34%。

5.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發展以消納新能源為主的微電網、局域網、直流配電網,實現與大電網兼容互補,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完成國家下達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優化源網荷儲配置方案,通過虛擬電廠等一體化聚合模式,調動負荷側調節能力,提升電力設施利用效率。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推動合肥等重點城市建成堅強局部電網。合理配置儲能,積極推進風光儲、風光火(儲)一體化等多能互補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打造長三角千萬千瓦級綠色儲能基地。積極推進電力需求響應,到2025年形成最大用電負荷5%的需求響應能力。

(二)節能降碳能效提升行動。

落實節約優先方針,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建設能源節約型社會。

1.全面提升節能管理能力。強化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管理,增加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爭取國家能耗指標單列。完善能源管理體系,推行用能預算管理,強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推動能源要素向單位能耗產出效益高的產業和項目傾斜。強化能耗強度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標分析預警,嚴格落實責任,優化評價考核辦法。加強節能監察執法能力建設,健全節能監察體系,增強節能監察約束力。

2.推進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以工業窯爐、鍋爐、電機、變壓器、水泵、風機、壓縮機、換熱器等設備為重點,持續推進能效提升。建立以能效為導向的激勵約束機制,推廣先進高效產品設備。開展用能設備能效提升專項監察,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設備。強化重點用能設備生產、經營、銷售、使用、報廢全鏈條管理。

3.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碳。優化空間布局,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原則上布局在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范圍內,推動蕪湖數據中心集群高能效、低碳化發展。優化用能結構,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其中蕪湖數據中心集群不高于1.25,逐年提高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加快節能5G基站推廣應用。

(三)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行動。

以實施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計劃和服務業“鍛長補短”行動計劃為引領,積極做大新興產業增量,優化傳統產業存量,推動高耗能行業盡早達峰。

1.加快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生命健康、綠色食品、數字創意十大新興產業,促進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積極爭創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發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進核能等未來產業。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加快構建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四位一體”的綠色制造體系,到2030年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00家以上,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50家以上,綠色工業園區30家左右,打造省級綠色工廠800家以上。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用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推動產業模式創新,發展節能服務產業新業態。加強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提升工業電氣化水平。

2.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商貿物流、軟件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文化旅游等服務業,積極培育平臺經濟、節能環保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推進國家“兩業融合”試點建設,認定一批省級“兩業融合”試點。推動服務業集聚發展,到2025年新增省級服務業集聚區200家左右、集聚示范區50家左右。

3.推動建材行業碳達峰。嚴格執行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置換要求,實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有序退出低效產能。優化水泥原料構成,逐步提高含鈣固廢資源替代石灰石比重。促進水泥減量化使用,推廣新型凝膠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產品。推進水泥熟料生產線綜合能效提升改造,加快富氧燃燒等新技術推廣應用。加快推進非化石燃料替代,鼓勵使用生物質燃料、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燃煤。“一企一策”推動海螺集團等重點企業節能降碳。

4.推動鋼鐵行業碳達峰。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嚴禁新增產能,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推進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布局,發展優特鋼產品和鋼鐵新材料,提高鋼鐵產業鏈附加值。推進燃煤窯爐清潔能源替代,逐步淘汰鋼鐵企業煤氣發生爐。有序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鼓勵高爐—轉爐長流程轉型短流程工藝。探索天然氣直接煉鐵、高爐富氧冶煉、氫冶煉、冶金渣余熱回收及綜合利用等前沿技術應用。有序推進鋼化聯產,促進產業協同降碳。

5.推動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優化產能規模和布局,引導化工企業向產業園區轉移,提高集聚發展水平。優化原料結構,推動原料輕質化。引導石化企業“減油增化”,合理平衡油品、烯烴、芳烴關系,加強煉廠干氣、液化氣等石油煉化副產物高效利用。鼓勵天然氣代替煤炭作為燃料,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促進淮南、淮北等煤化工基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6.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控制銅、鉛、鋅等冶煉產能。推進再生有色金屬產業集聚發展,加強銅、鋁、鉛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加快永久不銹鋼陰極電解、先進雙閃銅冶煉、高端碳陽極制備等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提升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余熱回收水平,推動單位產品能耗持續下降。加快淮北陶鋁新材料和鋁基高端金屬材料、銅陵銅基新材料等產業基地建設,做大做強阜陽再生鉛產業。

7.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嚴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關口,明確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界定標準,建立長效管控機制。全面排查在建、擬建和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實施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堅決拿下不符合要求的在建項目,深入挖掘存量項目節能減排潛力,嚴肅查處違規審批和建設的存量項目,科學穩妥推進符合要求的擬建項目。落實好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差別化信貸、價格等政策。

(四)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

大力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廣節能低碳交通工具,提高運輸組織效率,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

1.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政府公務用車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替代,到2025年,新增及更新城市公交車中,合肥、蕪湖市區新能源公交車占比100%(特殊情況經主管部門批準除外),其他區域不低于80%;新增及更新公務用車時,除特殊地理環境、特殊用途等因素經主管部門批準外,應全部購置新能源汽車。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深入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加快老舊船舶更新改造,發展電動、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加快港口岸電設施和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提高船舶靠港岸電使用率,到2025年船舶靠港使用岸電量年均增長10%以上。提升機場運行電動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民用運輸機場場內電動車輛設備占比達到25%以上,到2030年機場場內車輛裝備等力爭全面實現電動化。

2.提高交通運輸效率。發展智能交通,推動不同運輸方式合理分工、有效銜接,降低空載率和不合理客貨運周轉量。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大力發展以鐵路、水路為骨干的多式聯運,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融合建設,并做好與城市軌道交通的銜接協調。加快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優化城鄉物流配送節點網絡,發展集約化配送。規范發展網絡貨運等新業態,優化分散物流資源供需對接,提升物流規模化組織水平。

3.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化提升改造,提高土地、岸線、廊道、空域利用效率。建設綠色公路,新開工高速公路全部按照綠色公路要求建設,引導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有條件的農村公路按照綠色公路要求建設。創建綠色港口,積極推動沿江、沿淮內河港口綠色轉型。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有序推進充電樁、配套電網、加氣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一批低碳、零碳樞紐場站。到2025年,充電樁總量達到30萬個以上、充電站達到4800座,換電站達到200座,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實現全覆蓋。

4.引導綠色低碳出行。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公交專用道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和自行車專用道、行人步道等慢行系統建設,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網絡融合發展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推廣城際道路客運公交化運行模式,推動城市公交線路向周邊重點鄉鎮延伸,提升站點覆蓋率和服務水平。探索共享交通新模式。加強城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

(五)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行動。

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動建筑領域全過程綠色低碳轉型。

1.提升新建建筑綠色化水平。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實施綠色建筑統一標識制度。將民用建筑建設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納入工程建設管理程序,新建城鎮民用建筑全部執行節能標準設計和施工。嚴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設,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達到一星級及以上。到2025年,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推動新建農房執行節能設計標準,鼓勵建設星級綠色農房和零碳農房。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產業園區建設,打造長三角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加快綠色建材評價認證和推廣應用,推動建材循環利用。

2.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制定既有建筑專項改造計劃,開展基本信息調查,完善節能改造標準,分類制定居住、公共建筑用能限額指標。加強節能改造鑒定評估,推動具備改造價值和條件的居住建筑應改盡改。開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推廣合同能源管理運營模式。加快農房節能改造,擴大可再生能源應用。推動老舊供熱、供水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提高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建立建筑用能數據共享機制,完善省市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探索實施基于限額指標的建筑用能管理制度。加強建筑拆除管理,杜絕“大拆大建”。

3.優化建筑用能結構。充分利用建筑本體及周邊空間,大力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熱泵、生物質能、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低碳供暖。加快合肥國家級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建設一批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于一體的“光儲直柔”示范建筑。到2025年,城鎮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累計達到6億平方米,新建工業廠房、公共建筑太陽能光伏應用比例達到50%。

(六)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行動。

以實施一產“兩強一增”行動計劃為引領,深化農業綠色轉型,優化農村用能結構,提升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能力。

1.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培育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打造一批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培育優質糧食、畜禽水產和特色產品良種。以增匯型農業技術研發為重點,構建農業綠色發展技術體系。加快農機更新換代,調整優化農機購置和報廢更新補貼等支持政策,逐步淘汰老舊機械。到2025年,大型復式智能高效機械占比達到30%。加快構建現代水產養殖體系,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大水面生態漁業等漁業生態健康養殖。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

2.提升農田固碳能力。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行動,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退化耕地治理。實施保護性耕作,因地制宜推廣秸稈還田和少(免)耕等保護性耕作措施。合理控制化肥、農藥、地膜使用量,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選育推廣低排放水稻品種,優化稻田水分管理,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升行動。

3.推動農村可再生能源替代。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建設清潔低碳轉型。發展節能低碳農業大棚,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推廣節能環保灶具,加快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的應用。實施“氣化鄉村”工程,擴大農村天然氣利用,推動城市天然氣管網向周邊鄉鎮和農村延伸。統籌保障農村電力供應和匯集消納新能源電力,建設新型農村電網。

(七)生態系統碳匯鞏固提升行動。

堅守生態安全底線,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1.鞏固生態系統固碳作用。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落實到區域空間,建成完善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加大森林、濕地、草地等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加強生物多樣性與固碳能力協同保護,防止林草資源過度開發利用,穩定現有森林、草地、濕地、土壤等生態系統固碳作用。優化土地要素資源配置,盤活利用城鄉存量建設用地,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準,健全節約集約用地評價考核體系,形成高效集聚的城鎮空間格局。

2.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修復工程。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加強林木良種培育選育,推廣高固碳樹種。充分發揮國有林場帶動作用,科學開展森林經營。推進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和皖南、皖西生態屏障建設,加快打造合肥駱崗中央公園,把馬鞍山打造成長三角“白菜心”,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實施“五大森林”行動。強化重點濕地保護與修復,加強退化土地修復治理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構建以大別山區、皖南山區、江淮丘陵區為重點的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持續開展環巢湖周邊等重點區域廢棄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治理。

3.加強生態系統碳匯基礎支撐。建立全省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制度。開展林草濕數據與國土調查數據融合工作,構建無縫銜接的林草濕數據、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開展森林、草地、濕地等生態系統碳匯計量監測,推進林業碳匯方法學研究和鄉土優勢樹種固碳能力研究。實施碳匯本底調查、儲量評估、潛力評價,實施生態保護修復碳匯成效監測評估。建立林業碳匯項目儲備庫,引導資源稟賦較好的區域開發林業碳匯項目。加快黃山市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設,支持黃山市等有條件的地區爭創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八)居民生活綠色低碳行動。

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將綠色低碳理念轉化為全體人民的行動自覺。

1.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公眾的生態文明科普教育,普及碳達峰碳中和基礎知識。強化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持續開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適時曝光負面典型。引導重點領域國有企業制定企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等社會團體作用,督促會員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強化環境責任意識。

2.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統籌推進綠色生活創建行動,開展綠色低碳社會行動示范創建,推出一批綠色低碳典型。鼓勵電商平臺設立綠色低碳產品專區,積極推廣綠色低碳產品。加大綠色產品政府采購力度,國有企業帶頭執行企業綠色采購指南。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減少一次性用品消費。加強全鏈條糧食節約,堅決遏制餐飲消費環節浪費。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加強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探索推廣碳普惠產品。

3.強化領導干部培訓。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各級黨校(行政學院)把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內容列入教學計劃,分類分級對黨政領導干部、職能部門干部、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開展培訓,深化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認識,切實增強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本領。

(九)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

持續下好創新先手棋,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綠色低碳科技革命。

1.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等科技創新專項,采取揭榜掛帥、競爭賽馬等方式,開展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火電機組摻氨燃燒、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新型電力系統、氫能安全利用、新型儲能、低碳與零碳工業流程再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重點領域,深化應用基礎研究,降低應用成本。

2.強化創新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建設,爭取納入國家能源實驗室基地體系。加快組建環境研究院。高標準建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在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培育建設一批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引導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牽頭組建一批綠色低碳產業創新中心。培育引進一批引領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發展的高層次人才和團隊。推進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和示范性能源學院建設,加快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相關學科建設,鼓勵高校與科研院所、骨干企業聯合培養碳達峰碳中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3.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充分發揮安徽創新館作用,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綠色技術大市場。建設重點綠色技術創新成果庫,引導各類市場化基金支持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綠色低碳技術孵化器和創新創業基地。適時發布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等“三首”產品需求清單,調整“三首”產品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在鋼鐵、水泥、電力等行業開展低成本、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示范,加快氫能在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十)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

1.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以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一園一策”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積極利用余熱余壓資源,推行熱電聯產、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儲能一體化系統應用,推動能源梯級利用。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企業循環式生產。建設園區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及回用設施,加強污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具備條件的省級及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20%左右。

2.加強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深入推進淮南、淮北、馬鞍山、阜陽、亳州、宣城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和合肥、銅陵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推動合肥及沿江、沿淮城市創建“無廢城市”。支持粉煤灰、冶金渣、工業副產石膏等工業固廢在有價組分提取、建材生產、井下填充、生態修復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3.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廣“互聯網+回收”模式,引導回收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城市開展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建設。實施廢鋼鐵、廢塑料、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加強資源再生產品和再制造產品推廣應用。

4.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因地制宜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構建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加強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大幅減少商品零售、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不合理使用。加快推進以清潔焚燒為主要方式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鼓勵因地制宜選用廚余垃圾處理工藝。到2025年,全省設區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十一)綠色金融支持降碳行動。

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引導資金要素向碳達峰碳中和領域聚集,提升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1.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聚焦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領域,建立綠色低碳項目庫,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和對接,引導金融機構為碳減排重點領域具有顯著減排效應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碳達峰行動提供長期穩定融資支持。建設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服務機構名錄庫,培育第三方環境服務機構。

2.強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穩步提高綠色貸款占比。大力發展綠色債券、綠色票據、碳中和債等金融工具,鼓勵銀行機構創新推出與企業排污權、碳交易權相掛鉤的綠色信貸產品。在全省上市后備資源庫中標識綠色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鼓勵保險機構創新綠色保險產品,拓展綠色項目的保險服務路徑。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擴大融資擔保需求。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基金。

3.完善綠色金融體制機制。完善綠色金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健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修復和信息披露機制,探索建立企業“碳賬戶”,引導銀行機構實行差別化綠色信貸管理。加強對綠色金融業務和產品的監管協調,有效防范綠色金融領域風險。開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

(十二)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

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聯動,引導各地區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資源環境稟賦,梯次有序推進碳達峰。

1.科學合理確定碳達峰目標。各設區市要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從實際出發推進本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產業結構較輕、能源結構較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要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堅決不走依靠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拉動經濟增長的老路,力爭率先實現碳達峰。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的地區和資源型地區要把節能降碳擺在突出位置,大力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力爭與全省同步實現碳達峰。生態資源豐富地區要嚴格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導向,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2.上下聯動制定地方碳達峰方案。各設區市要按照全省總體部署,結合本市資源環境稟賦、產業結構、節能潛力、環境容量等,不搶跑,科學制定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避免“一刀切”限電限產或運動式“減碳”。各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經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綜合平衡、審核通過后,由各市自行印發實施。

3.適時開展試點建設。按照國家部署,圍繞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農村、居民生活和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適時選擇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市縣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總結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三、政策保障

(一)健全法規標準和統計核算體系。構建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地方性法規體系,及時清理現行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等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適應的內容,適時制定和修改我省相關法規。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按照國家部署,完善我省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發揮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安徽分中心作用,加強溫室氣體和碳源匯綜合監測評估。

(二)落實財稅價格政策。統籌各領域資金,加大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激發市場主體綠色低碳投資活力。嚴格落實碳減排相關稅收政策。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進一步拉大峰谷價差,實施季節性尖峰電價和需求響應補償電價,鼓勵用戶削峰填谷。落實差別電價政策,嚴禁對高耗能、高排放、資源型行業實施電價優惠。

(三)推進市場化機制建設。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按照國家部署,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額分配管理。推動我省碳匯項目參與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探索建立能夠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完善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做好與能耗雙控制度的銜接。統籌推進碳排放權、用能權、電力交易等市場建設相關工作,加強市場機制間的銜接協調。

(四)推進能源綜合改革。堅持系統謀劃、全面推進,統籌加快能源低碳轉型、增強能源供應穩定性和安全性、倒逼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等方面,積極推進能源綜合改革創新,爭創國家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省。聚焦能源低碳轉型發展中的關鍵問題,著力推動一批重點改革事項落地,加快長豐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縣建設。支持各地結合自身特點開展能源綜合改革,鼓勵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開展試點示范,實施一批試點示范項目。

(五)深化開放合作。深入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加強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生態環境聯保共治等領域的區域合作。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抓實長江“十年禁漁”,積極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依托安徽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探索開展有利于綠色貿易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擴大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進出口規模。積極參與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綠色技術、綠色裝備等領域合作,推動我省新能源技術和產品“走出去”。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和統籌做好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設立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農村5個領域碳達峰工作專班,負責統籌推進本領域碳達峰工作。工作專班分別由相關領域省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擔任組長,成員由省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組成。工作專班辦公室分別設在省能源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負責本領域工作專班日常工作。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領域碳達峰工作專班辦公室建立清單化、閉環式工作推進機制,制定年度目標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定期調度各地、各有關部門落實碳達峰目標任務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實施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督促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見效。

(二)強化責任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復雜性,切實扛起責任,按照《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和本方案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著力抓好落實,確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各相關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要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三)嚴格監督考核。落實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對能源消費和碳排放指標實行協同管理、協同分解、協同考核,逐步建立系統完善的碳達峰碳中和綜合考核評估體系。加強考核結果應用,對碳達峰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區、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給予褒揚激勵,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地區、部門依規依法實行通報批評和約談問責,有關落實情況納入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各設區市要建立工作機制,充實人員力量,組織開展碳達峰目標任務年度評估,有關工作進展和重大問題及時向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報告。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0553-5689017/0553-5689027
瀏覽手機站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4tube高清性欧美| 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色| 在线一区视频| 碰91精品国产91久久婷婷| 性欧美处| 久久福利免费视频| 天天干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教师| 日韩1|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女bbbbxxxx视频| 婷婷在线网站| 黄色网址视频在线播放| 天色噜噜噜噜| 国产叼嘿网站免费观看不用充会员| 日韩午夜片| 163黄页网又粗又长又舒服| 日本视频黄|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视频大片一区| 青草青草视频2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欧美在线xxx|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欧美性高清suv|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 精品三级网站| 天天射天天色天天干| 国内外精品免费视频| 天天夜夜骑| 久久狠狠躁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免费| 免费一级特黄特色大片在线| 啪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首页|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丁香六月综合激情| 天天插天天插|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日本|